两块黄色金属错当一块拍卖,买受人是否需要返还-下载亚博

两块黄色金属错当一块拍卖,买受人是否需要返还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4-05-11 15:05:21 字号: | |
两块黄色金属拍卖后
拍卖公司以错当一块拍卖为由
要求买受人返还
价格标识错误还是另有隐情
法院怎么判
请看这则案例


(图源网络 侵删)

案情简介

2021年8月,某拍卖公司与艺术品鉴定公司签订《评估委托合同书》,对包含涉案黄色金属块在内的待拍卖专项资产进行真伪、品相及基准日的市场参考价值进行鉴定评估。随后,艺术品鉴定公司出具鉴定评估报告书,认定委托品名称为黄色金属,特征描述均为100g,数量2块,评估价格为3.7万元。    

2021年10月,某拍卖公司通过其拍卖交易平台,对两块黄色金属进行拍卖,转让底价3.7万元,价款下载亚博的支付方式为一次性支付。后附附件图片一张,图片中有两块金属块。之后某拍卖公司向董某发出竞价结果通知书,确定董某为黄色金属的受让方,成交价款3.7万元,交易费用1850元。后董某办理了涉案黄色金属的资产交接。    

2022年5月,艺术品鉴定公司向某拍卖公司出具《202号委托品评估价格更改说明》(202号委托品为黄色金属)。在该说明中称:鉴定评估报告书附件序号为202委托品为金块二块,每块100克,合计重量 200克,按非工艺品黄金价格每克370元计算,每块金块的评估价格为3.7万元,二块金块的评估价格合计应为7.4万元,由于我公司工作人员的疏忽,误将二块金块的评估价格登录为一块金块的价格,即3.7万元。公司对序号202号委托品评估价格栏目中的3.7万元更改为7.4万元。同日,艺术品鉴定公司出具《文化艺术品鉴定评估报告书(修改文本)》,将序号202号委托品原评估价格3.7万元更正为7.4万元。某拍卖公司遂将董某诉至法院,主张其误将涉案黄色金属两块作为一块进行拍卖,存在重大误解,请求判决撤销原被告之间的拍卖转让合同,并要求董某向其返还涉案黄色金属两块。    


法院审理

法院审理认为,涉案黄色金属块系作为转让方的某拍卖公司通过交易平台以竞价形式出卖,董某以拍卖方式取得,双方系以拍卖方式进行的交易并形成拍卖合同关系。拍卖行为不同于普通的买卖,转让方以动态竞价的形式出售涉案黄色金属块,一旦成交,非因法定事由不得撤销。涉案拍卖行为公开透明,设置转让底价是某拍卖公司权利的行使,现某拍卖公司以对黄色金属块价格标识错误、存在重大误解为由要求撤销双方之间的拍卖转让合同,无事实和法律依据,法院对某拍卖公司的诉讼请求予以驳回。    

一审宣判后,某拍卖公司提出上诉,二审法院维持原判。


法官说法

拍卖法律关系属民事法律关系的一种,应遵循《民法典》对合同双方当事人的约束,双方应诚实地履行自身的权利义务。某拍卖公司以其对涉案黄色金属块价格构成重大误解为由而撤销拍卖合同的主张不成立。理由如下:

一、构成重大误解的事实不存在。首先,本案中涉案标的物自委托交接、鉴定评估、拍品展示、挂牌交易、成交及交付过程中均标注为黄色金属,从未有任何一方认可涉案标的物为黄金。其次,艺术品鉴定公司在鉴定评估报告中载明编号为202的标的物为黄色金属,后又在价格更改说明中称202委托品为金块二块,故艺术品鉴定公司在说明中称该金属块为纯度100% 的黄金无事实基础。再次,在无证据证明该金属块为纯度100% 的黄金的情况下,某拍卖公司将涉案黄色金属认定为纯度100% 的黄金并以此计算价值的事实前提不存在。因此,无证据证明引起所谓重大误解的事实存在。    

二、某拍卖公司在拍卖公告中称不对该黄色金属的真伪、品质、质量负责,而竞买人也接受了此约束。且涉案黄色金属块在整个交易过程中不存在物质性质、数量的认识错误。

三、某拍卖公司所设立的交易规则亦不支持原告撤销的主张。因涉案交易规则系以拍卖形式进行,转让方系以动态报价、多次正向的组织交易方式进行。此时存在最终成交价格高于市场价格的理论可能。另根据拍卖公告,竞买者如竞买成功,不仅要支付成交价款,还要支付交易费用。鉴于本案涉及的物品性质非工艺品,即某拍卖公司主张为纯度100%的黄金而无任何附加价值如艺术价值时,该金属物的价值将仅仅取决于重量和当日的公开市场的黄金价格,不存在因附加值而溢价的情形。此时,如按某拍卖公司所述起拍价应为市场价,在某拍卖公司未明确告知竞买者起拍价按市场价定价的情况下,竞买者通过该方式购买黄金所支出的购买价款加上手续费就会明显高于市场价,使得竞买人无利可图;且转让方还不对真伪、质量负责,则该交易定价及规则将对竞买者显失公平,使得竞拍者丧失订立拍卖合同的利益基础。    

综上,拍卖行为不同于普通的买卖,需遵循拍卖规则,转让方以动态竞价的形式出售案涉标的物,一旦成交,非因法定事由不得撤销。转让方与竞买方均应接受事先确定的拍卖交易规则的约束,不得随意变更交易标的物的条件。更不得因存在溢价,导致一方利益受损为由,而撤销合同。



 
来源:法院周刊
责任编辑:新闻中心
网站地图